中国男篮2023年篮球世界杯惨败菲律宾,历史最差战绩第29名

  • 时间:2024年12月08日 18:50|
  • 来源:网络转载

第29名是中国男篮参加篮球世界杯(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差战绩。纵观这五场比赛,中国队在面对欧美乃至非洲亚洲的强队时,都是大比分落败。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进攻强度少、体能储备不足、篮板保护不足等缺点,在面对更强、更快、更准的对手时,都被放大了。

又一次世界大赛,又一次令人失望的失败。中国男篮需要有效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打法不断迭代的世界篮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一胜四负差距明显

中国队小组赛的对手是塞尔维亚南苏丹和波多黎各。

面对塞尔维亚队,中国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第四节结束,对手发起18:0的进攻高潮,最终遭遇42分落败。

对阵世界杯新军南苏丹,虽然上半场仅落后4分,但下半场却无法抵挡对手的三分风暴,最终以20分落败。全场比赛对手出手15次。三分球。

面对强大的美国队波多黎各队,尽管对手没有派出全部主力阵容,中国队整场比赛都被压制,以18分之差落败。

17-32日预选赛首场比赛,面对缺乏外线投篮能力的安哥拉队,中国队在防守端成功限制对手,以7分优势获胜。

最后一场面对东道主菲律宾,中国队第三节打出一波14-0的进攻波。对手主帅克拉克森单节拿下24分;中国队最终以21分之差落败。

从这五场比赛来看,中国队只有第一场对阵塞尔维亚的篮板数与对手持平​​,其他比赛篮板数都不及对手;最后一场对阵菲律宾队,中国队的篮板数甚至比对手还要少。 15、全部32支球队中,中国队场均篮板数31个,排名倒数第二,仅略高于黎巴嫩队。

进攻方面篮球世锦赛数据,中国队三分线外出手115次,命中36球,命中率31.3%,而小组赛对手波多黎各和南苏丹命中率分别为38.2%和40.7% 。

从数据上看,目前的中国队内线不够强,外线不够准。中国男篮已经被世界篮球拉开了距离。

攻防核心李凯诚仍缺乏强劲得分点

今年7月底刚刚获得中国国籍的李凯,成为了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的攻防核心。进攻端,他场均得到全队最高的13分;防守端,他场均贡献全队最高的5.6个篮板;在组织和串联方面,他场均贡献全队第二高的3.4次助攻;同时,他32.1分钟的出场时间也是全队最高的。综合起来,李凯尔是中国男篮攻防两端最依赖的核心球员。

不过,凯尔·李还需要时间才能与球队融为一体。从NBA到FIBA,他还需要一个了解比赛规则、打法、队友、对手的过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这些任务确实是相当困难的。

本届世界杯中国队只有两名场均得分上双的球员。除了李凯之外篮球世锦赛数据,另一位选手就是赵睿。赵睿在多场比赛中已经成为中国队外线的主要进攻点。首场对阵塞尔维亚,在李凯尔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赵睿扛起进攻大旗,拿下全队最高的17分。除了对阵安哥拉的比赛外,赵睿其余四场比赛得分均上双。

此外,胡金秋和胡明轩场均分别得到9.3分和9分,周琦场均得到8.4分。

总体来看,中国男篮目前并不具备较强的得分点。随着体力下降、对手防守强度加大,中国队屡次陷入进攻哑火状态。在输给对手的四场比赛中,中国队都被对手打出了致命的得分高潮。当对手火力全开时,中国队在自己的进攻回合中未能及时有效应对。

中国队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继续有所作为,就必须发展出更多的进攻优势,这样才能拥有竞争的资本。

提升自我,赶上潮流

大比分输给菲律宾队后,赵睿表示:“说实话,我们联赛的强度确实是没法比的,面对强队,面对场上这些强手,感觉肯定不一样。”尤其是在面对他们的防守压力时,我认为在如何选择和处理球方面还有差距,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改进这方面。”

中国队主帅乔尔杰维奇也表示,这次世界杯之旅暴露了年轻球员的不成熟和经验不足。 “队内很多球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比赛,我想他们会意识到这样的比赛会有多么激烈,对球员的要求有多么高。”乔尔杰维奇说:“你必须学会​​在比赛中踢球,在比赛的每一个时刻都保持头脑清醒。”

从本届世界杯的比赛来看篮球世锦赛数据,国际篮球的打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注重外线投篮和攻防转换。对球队的体能、核心得分手的进攻能力、攻防两端的团队配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中国男篮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国际篮联早在2014年就改变了男篮奥运席位的评选规则,以往都是奥运会前一年的亚锦赛冠军直接晋级奥运会。现在,在世界杯上表现最好的亚洲队直接晋级奥运会。这意味着亚洲球队必须在与其他大洲球队甚至强队的比赛中有所斩获,才能有更好的机会参加奥运会。

本届赛事,日本队击败了欧洲的芬兰队、美洲的委内瑞拉队、非洲的佛得角队,以三胜二负的战绩获得了亚洲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对于中国队来说,如果想再次出现在奥运会上,就必须把目标定为击败欧美、非洲的强队。

对于未来,赵睿坦言,“如果想参加奥运会,就应该多加刻苦练习。”对于中国男篮来说,除了提升自身之外,还应该努力获得与欧美强队竞争的能力。 ,没有捷径。 (参与记者:王靖宇、夏亮、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