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篮球:从城市名片到文化符号,见证体育强国之路

  • 时间:2024年08月30日 12:32|
  • 来源:网络转载

2019年9月12日,东莞篮球中心,篮球世界杯之夜

“中国篮球看广东,广东篮球看东莞”——这句近年来被媒体频繁引用的说法,生动诠释了东莞篮球这张“城市名片”的精彩与辉煌,包括但不限于赛事、群众、校园等多个维度的火爆盛况,几乎全部处于全国一流序列和领先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下全国体育阵地的使命任务,吹响了体育人扬帆起航、再立新功的号角。很大程度上,东莞篮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突出的当代成就,已经超越了单纯体育的范畴,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鲜明文化符号。

2022年,正式进入“双万”新轨道、人口超千万、GDP超万亿的东莞,需要用文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篮球作为城市标志性运动,产业价值极其重要。当前,东莞正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旨在不断提升“双万”城市形象,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千万人民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抓实干促落实,发扬“拼搏奋斗”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将于202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了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立场和具体举措,在总则中规定了“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产业体系,规范体育产业市场秩序,鼓励扩大体育市场供给,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促进体育消费”,并专门增设了“体育产业”一章——趁着这一利好形势,东莞篮球这一产业资源丰富,亟待进一步深耕。

奠定基础

城市名片多处闪耀,核心优势有望持续闪耀。

说到东莞最吸引眼球的城市形象,篮球是关键词热词,其中大多是“国字号”属性。2022年10月1日,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度闯入世界杯决赛圈,东莞新同盛俱乐部除了主教练郑炜之外,贡献了中国队12人中三分之一的队员,李月汝、杨力维、黄思静、迪拉娜等均发挥关键作用,足以彰显“篮球之城”的专业实力。

相较于女篮,东莞早已在中国男篮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职业化程度更高,受关注度也更高。从1995/1996赛季的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CBA)开始,到2021/2022赛季结束,已过去27年。回顾历届冠军球队,来自东莞的广东宏远俱乐部以11场胜利领跑东莞大学生篮球联赛,亚军八一队(已解散)以8场胜利紧随其后,分别是北京队(3次)、辽宁队(2次)、上海队、新疆队和四川队各1次。

1988年正式升格为地级市的东莞,能以篮球为突破口,在全国独占鳌头,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惊叹——仅简单对比一下,与当时最接近的两个“追赶者”,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体育强国辽宁,在资金支持、人才积累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东莞这家民营俱乐部为何能异军突起?自然有很多原因,比如经济发展上占得先机、体制创新、人才聚集等,而最关键的是,这个中国篮球“冠军甲级联赛”给东莞篮球带来了极其强大的支撑。最明显的,就是球员们退役后在这里扎根,继续大力推动草根篮球的发展,以及东莞篮球近三十年来全面打造的整体氛围。

作为中国篮球领域领军的职业俱乐部,“宏远篮球”无疑是东莞在中国体育领域最闪耀的符号,尤其近年来,在“管办分离”的背景下,CBA联赛愈发凸显俱乐部属性,球队意义更是无比重大,赋予了球队文化辐射的意义——即便近几个赛季CBA联赛受疫情影响,主客场赛事暂时停摆,但理论上在“主场”的比赛中,“湾区城市品质东莞”的形象依然在展示东莞大学生篮球联赛,依然向全国球迷传递着东莞这座城市与这支冠军球队的真正联系。

除了球场标识,从队名来看,东莞与宏远一直相得益彰。无论是之前的广东东莞银行队,还是现在的广东东莞大益队,如此“搭配”的坚持无疑是东莞篮球的一种象征性表现。继续扩大对南粤篮球的考察,在广州、深圳各有一家CBA职业俱乐部的现实下,基于与广东省体育局的长期合作建设,宏远依然是广东的领头羊。作为球迷眼中的头号主场球队,“省内客场几乎如主场般”的特殊体验,也从另一个层面凸显出东莞篮球相较于同样存在“德比战”格局的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独特风采。

北京市政府与北京首钢俱乐部的共建模式或许值得借鉴——2009年,北京市体育局与北京首钢重新签署共建协议,前者以“带人、带钱、带管理”的模式建设俱乐部,并对北京男篮进行了大力支持;2012年,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工作的意见》,多个职能部门联手推动北京三大职业球俱乐部水平的提升。 2014年成功夺得队史第二个总冠军后,时任首钢俱乐部副总经理袁超曾表示:“虽然目前CBA联赛正在走向职业化,但我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一个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北京首钢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

由于连续三个赛季受到疫情影响,CBA联赛亟待回归正常节奏,正是在这三年间,宏远男篮顶住压力,拿下三连冠、第十一个总冠军。放眼未来,在宏远俱乐部与“篮球之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打造东莞篮球的文化品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宏远男篮的竞争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无疑是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从“常胜”走向“长盛不衰”的过程中,“宏远篮球”需要各方合力升级,在更大的维度上释放出更多属于东莞这座“篮球之城”的潜在元素。

11月21日,东莞、韶关两市通过“华南虎遇见华南虎”活动,完成了一次令中国体育界瞩目的“硬核合作”——以华南虎为吉祥物、队徽,宏远足球俱乐部旗下的宏远足球俱乐部前往华南虎繁育基地,捐款100万元认养一只华南虎幼崽,取名“宏宏”,除了积极助力华南虎保护,也扩大了冠军球队的影响力,为东莞、韶关两地的援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锦标赛扩展

多方努力构建体系

积极组织比赛,夯实基础

有了宏远男篮在CBA联赛夺冠的成绩作为重大激励,篮球无疑是东莞市民参与度最高的竞技运动。据东莞市文广旅体局最新统计,东莞目前拥有篮球场地及设施6664块,平均每个村落都有10多块篮球场,可谓‘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篮球文化深入人心。”

体育产业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的生力军,更是直击民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的焦点,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城市综合实力发展不断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在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场馆支撑下,除了专业的CBA联赛,东莞篮球赛事也呈现“大有可为”的状态。

目前,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回首篮球赛场,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在包括东莞在内的中国8个城市举办,其中东莞赛区成功举办了13场比赛。“让全世界的篮球都感受到东莞的魅力。”这是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扎格克里斯的评价。

成功承办过世界顶级篮球赛事、拥有中国顶级篮球俱乐部的东莞,在民间篮球领域自然潜力巨大:除了2003年开始的东莞篮球联赛(男、女组、甲、乙、丙三级),各乡镇、街道、社区、乡村的基层比赛也不少;在学校领域,2016年东莞市大学生篮球联赛成立后,正式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随后的东莞市少儿联赛也不断加大篮球基础启蒙力度;东莞市镇街道公务员篮球联赛以及各类企业比赛、校友比赛、商会比赛等都在拓展东莞篮球的“赛事地图”,合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篮球+”产业,聚集资源、吸引招商、拉动消费的多重效应,正通过更加多元的赛事举办,推动全民健身新局面不断拓展。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东莞“15至59岁人口占比81.41%,平均年龄约34岁”;同样在2021年,中国篮协发布的《中国篮球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篮球运动人口约1.25亿。“篮球已成为中国第一大集体球类运动,核心篮球人口约7610万。15至25岁年龄段人群中,男性打篮球占比28.8%,女性打篮球占比28.8%,男性打篮球占比8.3%”——结合两大数据分析,“年轻”的东莞在面对“中国第一运动”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如何满足东莞市民对篮球运动日益多样化的健身需求?面对基础扎实、持续增长的消费市场,从何入手抢占先机?赛事推广显然是最直接的方式。除了各类比赛,东莞篮球人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据了解,东莞篮协除了已有的城市联赛、镇街联赛外,正在筹划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村队联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东莞市篮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筹划的这项赛事,正是立足于东莞浓郁的篮球氛围,拟以村队形式举办,旨在为更多民间篮球爱好者搭建交流、竞技的新平台,在更大范围内体现‘篮球之城’的内在根基。”

文化赋权

篮球诠释东莞精神

城市文化坚定自信

在迈向“双万”新起点的发展进程中,东莞篮球的丰富内涵在各个层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专业、民间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优异的成绩,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城市形象上,东莞带来的“额外光彩”更加坚定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未来城市竞争不再单纯以经济成绩为标杆,城市品质与内涵将更加受关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东莞正通过各项“文化强市”举措,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强市,构建与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

回顾东莞篮球的发展史,与这座岭南城市的发展深深契合,更直接体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1984年,国家体委、农牧渔业部、共青团中央决定联合举办全国“农民丰收杯”篮球赛,参赛队伍必须满足两个硬性条件:“队员由农民组成,乡镇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年收入800元以上”。满足两个条件的东莞常平队,先是在广东省内通过选拔,随后又参加了全国比赛,最终夺冠,实现了东莞篮球标志性的“全国冠军”突破,也为球队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莞篮球的步伐不断深入,宏远俱乐部的成立也与此有直接关系,1993年12月28日,在成为全国首批上市乡镇企业之前东莞大学生篮球联赛,广东宏远集团正式完成宏远篮球俱乐部的注册,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率先完成中国体育走向市场化进程中的“必修课”。其意义无疑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新事物。通过勇于创新等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实践,东莞篮球走出了一条实实在在、新而好的道路,实现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体育是活力与魅力的载体,充分诠释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竞技体育讲究的是坚持,是挑战极限。东莞篮球的拼搏精神,自始至终都在传递这样的价值观。传承城市文化,在保护有形的历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样的无形精神。东莞篮球的进取精神,不仅多年来深深扎根于这座城市,更体现在城市的现实中,引领着这座城市的未来。

当前,东莞正着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东莞文化、生态文化等“七大文化”,擦亮“近代历史开端地”、“国际制造业名城”、“时尚东莞”、“篮球之城”等城市文化名片,以篮球为重要内容,让东莞更加积极主动讲好城市故事,传递活力与进步,以东莞的城市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凝聚城市当代精神,提升城市发展动能,努力提升东莞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让东莞在更大的舞台上闪耀世界。

全面升级

原创合作释放协同效应

跨界联动激发潜力

以体育竞技属性为出发点,与东莞丰富多元的潮流文化元素相结合,东莞篮球对推动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具有巨大潜力。

东莞“篮球+潮流玩具”的跨界合作展现出十分美好的前景。基于完备的玩具制造产业支撑,近年来东莞在潮流玩具的“竞技场”上越发抢眼。据中国社科院《2021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潮流玩具市场规模预估为366亿元。据相关测算,东莞潮流玩具企业工业产值已达128.31亿元。

原创IP是潮玩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纵观东莞的篮球运动潮流,显然能够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在2022年举办的东莞篮球城文化节中,将举办“篮球主题潮玩秀”。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不少东莞潮玩企业以篮球为主题打造的原创设计,以更大的号召力进入市场,成为潮玩爱好者的新宠。

如果说潮玩能让东莞篮球成为一门“静态”的艺术,那么现场火爆的氛围更是不容错过。热血沸腾的跳动能形成更大的产业价值——东莞还有依托篮球的“天然”体育旅游。按照专业解读,体育旅游是指“以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为条件,以体育赛事为核心,以参与体验和观光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养生、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公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规范和引导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

回顾2022年已经落下帷幕的各项赛事,东莞篮球在多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展望后续发展,产业联动潜力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持续加速,东莞篮球这座“产业金矿”值得多重关注。但同时也要看到,“篮球+潮玩”、“篮球+旅游”的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实现不同领域的系统性融合。就东莞而言,国际化的东莞篮球中心、位于市中心核心商圈的专业场馆、潮玩罗拉雕塑、代表东莞篮球历史的东莞体育中心等,都可以成为篮球城市景点,以真实的场景展现东莞篮球的文化特色。除了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还实现了体育设施与旅游设施的跨界结合。

文/记者 王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