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欧洲杯刚刚结束,2020年欧洲杯版权的消息又传来。对于各大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来说,又一个新周期开始了。盛凯体育并不着急拥有版权,完全可以坐等拿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发行方案。
欧洲杯结束后,盛凯体育CEO冯涛疲惫不堪,一口气休息了十几天。
在法国期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工作:运营欧洲杯中文官网及欧足联官方微博、服务赞助商海信、招待大中华区持票人、保持与欧足联的沟通等。
2016年法国欧锦赛是盛凯体育(以下简称盛凯)第二次担任大中华区欧锦赛票务独家代理。相比四年前的波兰-乌克兰欧锦赛,今年法国欧锦赛给盛凯带来的收益更大,在门票收入过亿的同时,商业开发方面也不乏惊喜,在盛凯的帮助下,中国品牌海信成为本届欧洲杯顶级赞助商之一,并在51场比赛中获得大量曝光。
2016年欧洲杯的市场开发权谈判于2015年3月在瑞士拉开帷幕,经过8个月的拉锯战,圣凯从欧足联手中拿下了2015年至2022年国家队赛事的市场开发权,同时还获得了2018年至2022年欧足联国家队系列赛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媒体版权。
在争取首发权的过程中,圣凯并没有遭遇任何竞争,原因很简单,过去中国企业很少愿意赞助世界杯、欧洲杯等国际顶级赛事,市场开发权自然不受待见。
后者竞争非常激烈,这是绕不过去的。媒体版权是近两年国内体育产业争夺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参与这场竞争的不止盛凯体育一家。冯涛没有透露具体的竞争对手,但他表示,在国内体育市场,活跃的就是盛凯体育。
赢得这场版权之争和盛凯多年的耕耘息息相关,以冯涛为代表的盛凯高管与国际奥委会、欧足联合作多年,既有国际体育营销经验,又熟悉国际体育规则,更了解中国市场。“最主要的是因为盛凯和欧足联理念一致,共同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冯涛告诉懒熊体育,作为盛凯的投资人,IDG资本为盛凯提供了资本支持。
▲盛凯体育参加2015曼彻斯特中英足球交流会。
盛凯体育的介入,也结束了央视对于欧洲杯全媒体版权的持续垄断。
刚刚结束的2016年法国欧洲杯,除中央电视台自有平台外,仅有少数地方电视台获得部分转播权,尚无国家级平台转播欧洲杯。
央视的“包揽”策略大获成功。中新经纬数据显示,本届欧洲杯,央视收视率比四年前增长21%新浪不转播英超,共吸引4.24亿电视观众收看。CCTV5直播央视已直播9场欧洲杯比赛,北京时间21时开赛,平均每分钟收视人数达1283万。比上届多开赛20场比赛、多开赛一周,也为央视带来了更高的广告收入。
欧洲杯自在华转播以来,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媒体版权的拥有者,2008年是个例外,当时新浪获得了欧洲杯的新媒体版权,但中央电视台仍然掌握着电视转播权。
懒霸体育曾在《央视成功反围剿,本届欧洲杯只跟自己玩》一文中介绍,央视之所以能实现垄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保护。
为了防止境外中介机构从此类活动中牟利,保护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利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于2000年1月2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体育赛事电视报道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奥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2012年亚运会、2012年世界杯在中国的电视转播权由中央电视台通过谈判方式购买,其他电视台(包括有线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
虽然这份文件没有对欧洲杯的购买做出明确限制,但中央电视台凭借对奥运会和世界杯的独家版权,已经占据了实际优势,并由此多次独家垄断了欧洲杯的电视转播权和新媒体版权。
央视最近遭遇挫折,在争夺中国队和中超联赛版权的竞争中两度败给体奥动力,PPTV也抢走了西甲联赛版权,将获得2020年欧洲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转播权,但无法像今年一样将新媒体版权牢牢地握在怀里,留给自家的央视新媒体平台。
▲圣凯体育CEO冯涛出席懒坝体育峰会。
央视越来越聪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比如在里约奥运会前十几天就公布了部分版权的分配,让其他平台感到很不爽,与此同时,其他平台也在不断给央视施压,可以预见,未来央视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这其中还包括政策层面的变化,2014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到: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除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外,其他国内外体育赛事均可由各类电视台直接购买或转让。
乐视体育现任副董事长马国立曾在专栏中提到:允许央视以外的转播平台购买赛事转播权,意味着未来将出现与央视同等覆盖能力的转播平台,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体育电视市场将被有限度地开放,这对于国内赛事市场而言极为重要。
对于以营销、中介为主业的盛凯来说,打破央视垄断更像是一次无心之举,没有其他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获取自身利益。
2020年欧洲杯有了全新的变化,首次在12个不同的国家举办,涉及伦敦、慕尼黑、圣彼得堡、罗马、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布达佩斯、格拉斯哥等城市,对于参赛者来说,变化带来了新的动力,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新的欧洲杯版权合同将于2018年9月1日生效,现在还有一段时间,足够圣凯进行细致周密的规划。
冯涛告诉蓝霸体育,国内体育版权市场变化很快,盛凯体育会和IDG进行协商,目前无法透露大概的分销价格,但表示届时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
无论如何,盛凯体育所在的体育营销行业正在经历好时光。
今年3月份的一场欧洲杯筹备会上,当欧足联向合作伙伴介绍海信作为欧洲杯56年历史上首个来自中国大陆的顶级赞助商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新浪不转播英超,包括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土耳其航空等其他欧洲杯赞助商均在现场与海信展开了合作洽谈。
▲在圣凯的运作下,海信已成为欧洲杯顶级赞助商之一。
作为海信与欧足联合作的中间人,冯涛对这一幕记忆深刻,也颇有成就感。从业22年的他,常常感觉体育营销这个行业开始受到关注了。
多年来,冯涛为国际体育组织寻找中国赞助商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不过,随着中国企业和资本开始大批走出国门,从事国际体育业务的体育营销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在万达牵头收购盈方体育传媒的过程中,盛凯体育就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日前,体奥电竞宣布中超联赛将在天空体育播出,这也与IMG的运作密不可分。
据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的赛前赛后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12个国家,海信在中国的热度因欧洲杯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中国以外的11个调查国家,海信热度上升了6个百分点,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5个国家,热度更是翻了一番。
海信的成功故事也给盛凯带来了更多可能。冯涛向懒霸体育透露,本次欧洲杯之后,国内有不少企业找到盛凯,希望探讨合作。
体育营销作为体育产业的中间环节,能够直接体现市场的冷热,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版权之争的白热化,体育营销公司也凭借着手中的稀缺资源,赚得盆满钵满,获得不菲的收益。
其中,与盛凯体育同为IDG投资方的新英格兰体育颇具代表性。2012年,新英格兰体育大胆买下2013-2019英超联赛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全媒体版权,赚得盆满钵满。仅2015-16赛季,腾讯、新浪、乐视三家公司就分别向新英格兰体育支付了1800万美元。而根据蓝霸体育获得的信息,即将开赛的新赛季英超联赛版权价格或已超过去年的两倍新浪不转播英超,介于3600万美元至5400万美元之间。
此外,此前以5亿欧元收购西甲5年全媒体权而运营PPTV的另一家体育营销公司双刃剑,今年初被宁德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道博控股)以8.2亿元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