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欧洲杯:战斗民族足球流氓痛打英国足球流氓,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 时间:2024年07月14日 09:45|
  • 来源:网络转载

2016年欧洲杯期间,一段200多名俄罗斯足球流氓痛打1000多名英国足球流氓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球迷们惊叹战斗民族的坚韧英超足球精华,嘲笑英国足球流氓的战斗力之弱。然而,英国足球流氓在上世纪80年代是欧洲足坛的毒瘤,其危害之大,让“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对英格兰足球“闭关锁国”,以英格兰足球衰落为代价来应对。这也让撒切尔夫人成为英格兰足球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足球流氓问题一直与英国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二战后的30年是英格兰联赛的黄金时代,此时英格兰足球俱乐部的竞技能力达到顶峰,利物浦、诺丁汉森林和阿斯顿维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七次夺得欧洲杯冠军英超足球精华,利物浦是那个时代欧洲足坛无可争议的王者,英格兰俱乐部无人能敌。

虽然英格兰足球在欧洲赛场上声名大噪,但英国社会却陷入衰退,英格兰北部的工业区尤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北部工业区严重衰落时,撒切尔夫人决定“放弃”北部工业区,推行经济转型政策,用强硬手段应对北部工人罢工。而此时也是足球流氓最为猖獗的年代。英格兰北部的民风一向硬朗,男人爱喝酒,再加上社会问题的“催化剂”,这里便成了足球流氓滋生的温床。这些足球流氓大多是来自工人阶级的白人男性,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同时由于地域因素,他们中不少人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与如今的网络暴徒如出一辙,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升迁空间有限。

正如网络成为网络暴徒的发泄口,那个时代的足球也成为这群人最好的舞台。他们需要一个渠道来宣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压抑。因为孤独和社会地位低下,他们在酒精的催化下很容易在球场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他们打架、对抗警察、破坏,以挥霍过剩的精力和荷尔蒙。足球流氓是英国这个世界第一个现代化国家特有的产物,是逐渐衰落的土壤上绽放的一朵邪恶之花。

足球流氓的恶行终于结出硕果。1985年5月11日,已经夺得丙级联赛冠军的布拉德福德队在主场进行最后一场比赛。足球流氓用烟头点燃了看台底部的垃圾,半个球场被大火吞没。这场灾难造成56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布拉德福德大火的惨剧还没结束,更大的灾难就来了。同年5月29日,利物浦与尤文图斯的欧冠决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举行。赛前,欧足联把利物浦球迷区旁边的一个看台分配给中立球迷,但很多尤文图斯球迷都是从比利时黄牛手里买到看台的门票的。而且,由于事先没有针对这种情况的准备,看台上没有足够的警察和工作人员来隔离两队球迷。比赛开始前,附近的两队球迷互相咒骂,把能扔的东西都当成手榴弹扔向对方。随后,混在利物浦球迷中的醉酒足球流氓开始闹事,他们冲过隔离网,追赶尤文图斯球迷。随后,防暴警察出动试图平息事态,原本就人头攒动的看台上更是一片混乱,人们推搡、踩踏。 最终,尤文球迷区内,一面铺满逃亡球迷的墙因无法承受重量而倒塌,造成3​​9人死亡,600多人受伤。这就是著名的“海瑟尔惨案”。在这场屠杀中死去的39人中,有32名意大利人、4名比利时人、2名法国人和1名爱尔兰人。而挑起斗殴的英国人则幸运地毫发无损地逃过一劫。可见当时英格兰足球流氓的战斗力还是很高的。

灾难还在继续。1989年4月15日,谢菲尔德联队的希尔斯堡球场举行了诺丁汉森林队与利物浦队的足总杯半决赛。比赛当天,由于安保措施出现失误,近5000名球迷在开场哨响后未能按时入场。情急之下,负责安保的警察直接打开了看台大门,大批球迷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冲上看台。随后,惨剧发生了。由于大量人流涌入,原本看台上的很多球迷被挤到了隔离用的铁丝网上。现场一时失去控制,随后发生大量踩踏事件。看台上已然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哀嚎不断,后来被称为“希尔斯堡惨案”。96名利物浦球迷在这场惨剧中丧生,其中包括红军灵魂人物杰拉德的堂兄。

1979年,撒切尔夫人搬进唐宁街10号,这位铁娘子对足球毫无兴趣,海瑟尔惨案发生后,撒切尔夫人做了三件既受赞扬又受批评的事情,这三件事对整个英国足球乃至英国体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要做的就是善后工作。“海瑟尔惨案”发生后的第二天,撒切尔夫人就把正在墨西哥访问的英足总主席米利肖普召回开会,还提前与国际足联召开了原定于一个月后举行的会议。这两次会议议题只有一个:英格兰所有职业球队退出欧洲三大杯赛。要知道,1977年至1984年的八次欧冠决赛,英格兰人七次笑到最后,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当时正处于巅峰时期。得知这一消息后,英格兰俱乐部纷纷抵制,英国球迷抵制得更厉害。但为时已晚。6月2日,在撒切尔夫人的配合下,欧足联宣布无限期禁止所有英格兰足球俱乐部参加欧洲赛事。从此,英格兰足球向世界关闭了大门。 最终,英格兰球队在五年后重返欧洲赛场,利物浦被禁赛六年,红军王朝就此终结。

第二件事就是整顿英国的足球环境。在加强警力打击足球流氓的同时,撒切尔夫人要求在各大体育场馆安装闭路电视,并由警察局对足球流氓进行立案登记。必要时,将拒绝已登记的足球流氓进入体育场,不允许他们出国观赛。为此,英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加大对足球流氓的处罚力度。第二件事就是整顿英国的足球环境。在加强警力打击足球流氓的同时,撒切尔夫人要求在各大体育场馆安装闭路电视,并由警察局对足球流氓进行立案登记。必要时,将拒绝已登记的足球流氓进入体育场,不允许他们出国观赛。为此,英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加大对足球流氓的处罚力度。 其中1985年的《体育竞赛(酒精管制)法案》对各俱乐部的财政收入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三件大事是1988年新《教育法》颁布,全英国实行统一课程。与中国今天的中小学类似,体育课成为任何老师都可以随意选修的可有可无的科目。在这份课程中,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的比重被加大,体育课成为学校可以自由安排上课时间的科目。结果,大部分学校削减了体育课时,课堂上没有体育课。同时,铁娘子还削减了教师在课外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的补贴。体育课成了一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科目。为了节省这笔开支英超足球精华,英国在接下来的20年里有5000多所学校卖掉了体育场馆。

这三件大事让撒切尔夫人在英国足球史上背上了巨大的骂名,甚至在她2013年去世后,英超球队也拒绝为她默哀,可见英国足球界对撒切尔夫人的仇恨。

首先,撒切尔夫人的“闭关锁国”让英格兰俱乐部与欧洲隔绝。当时作为欧洲足坛中心的英格兰遭受了极大打击,联赛中的球星纷纷离队,辉煌时代就此终结。1985年到1990年,英格兰人只能闭门自娱。而这五年正是欧洲足球战术理念突飞猛进发展的五年,也是英格兰足球推崇的长传和吊射开始的五年。其中,作为两次悲剧的经历者,利物浦遭受的打击最大。

其次,教育法的颁布也导致英国体育整体的衰落。

第三,在处理希尔斯堡惨案时,英国政府封存了该案的调查报告《泰勒报告》,保护了英国警方,把责任全部推到足球流氓身上。

但也正是在撒切尔夫人的铁腕治理下,促使各俱乐部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进而收取更高的费用,进而推动了足球产业的转型,并逐步斩断了足球流氓行为的根源。

参考文献:金球奖,长江文艺出版社

英超联赛,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