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男篮马尼拉败北后,外界一直有“改革”的呼声,但篮协在9月17日公布新赛季政策时,却选择了“换汤不换药”:赛制、外援政策均不变。对于中国篮球来说,篮协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中国篮球的颓势。
中国男篮在马尼拉的惨败,证明控卫和中锋已经成为球队最薄弱的两个环节,同时也放大了后继乏力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快培养自己的后卫和年轻中锋,通过更多的实战演练,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表现,才能避免中国篮球的进一步下滑,同时也能提高男篮年轻一代的整体实力。
在这些方面,篮协肯定可以通过改变来提供帮助。比如限制外援的总体数量,保证适度竞争的同时,给年轻球员更多机会。比如延长比赛轮次韩国篮球联赛外援,增加球员整体的对抗强度。再比如限制外援打后卫或中锋的次数,设立三分球或篮板的奖励制度。这些改变对中国篮球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向NBA和欧洲联赛学习过于雄心勃勃,那么向老对手韩国学习则更为现实。不过,被誉为亚洲第一联赛的CBA,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向KBL学习。
韩国男篮主教练刘在学日前谈到KBL与CBA的区别时表示:“最大的区别就是KBL整个赛季要打54场比赛,比CBA多很多,而且每队每节只能派一名外援上场。”
那CBA联赛呢?新赛季只有34轮,而且这是建立在有新球队加入的前提下。至于外援使用,除了保留亚洲外援政策外,还采用4节6人外援政策。对于实力较弱的球队来说韩国篮球联赛外援,这样的外援政策有助于提高成绩,但损害了年轻球员的成长空间。
但至少新赛季韩国篮球联赛外援,在篮协无动于衷的情况下,陷入困境的中国篮球很难看到有什么明显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