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先说答案,正确的说法是“”,有兴趣的可以继续看具体原因。
首先简单来说,我们会根据队徽上的“”来音译,无论是英语、加泰罗尼亚语还是卡斯蒂利亚语,在普通话中都会倾向于将其读作“”。因此根据队徽红底白字的特点,应该是“”。
但“赫罗纳”并非空穴来风,“赫罗纳”的发音来自于卡斯蒂利亚语“”,因此出现不同的译法,并非因为“赫罗纳”一词有多个音译,而是因为“赫罗纳”一词在西班牙语中基本对应另一个词。而之所以在国内译为“赫罗纳”西甲球队名字,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国确定的西班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通用的卡斯蒂利亚语西甲球队名字,因此按照官方语言词汇“”译为“赫罗纳”。
由于球队所在城市在加泰罗尼亚语区,因此按照当地的发音和书写,球队所在城市应该写成“”。卡斯蒂利亚语和加泰罗尼亚语之间差异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城市莱里达,在卡斯蒂利亚语中应该写成“-”,但在加泰罗尼亚语中却写成“”。音译成中文应该是“”,因此目前在西部协会联赛B组第3组参赛的“莱里达体育”也被媒体写成了“莱里达体育”。还有其他例子如萨拉戈萨-“”和韦斯卡-“osca”,这些并没有具体提到。总体概括就是两种语言翻译成两个中文名称。由于我们使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作为他们的官方语言,因此我们并没有选择加泰罗尼亚语作为官方翻译。
关于这个语言问题我主要咨询了之前常驻西班牙的闫旭教授,他发给我两个地图的标识,这两个“-”和“-”的对应关系,更形象的描述就是地图上写的“”,但对应的中文写法却是“白净”,太不符合常理了。
历史背景也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语是被严格禁止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赫罗纳的第一代队徽(上世纪 30 年代)上面就有加泰罗尼亚语的“”,但在佛朗哥统治时期的三代队徽中(上世纪 40 年代到 70 年代之间)西甲球队名字,赫罗纳都改用了卡斯蒂利亚语的“”,直到佛朗哥去世,上世纪 80 年代的第五代队徽才正式改回“”。
我对西班牙语和历史完全是门外汉,不过还是顺便学了一点。在翻看一些海外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图片。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一名士兵在保卫一座城市。左上角的时间“1809”和“”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事件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半岛战争。
1808年,拿破仑派遣法国将军迪姆率领1.3万人前往加泰罗尼亚。强行占领巴塞罗那后,他打算保卫巴塞罗那并消灭各处叛军,保护与法国的交通线,并支援蒙塞元帅远征瓦伦西亚,以及勒费弗尔-德努埃将军围攻萨拉戈萨。然而,让拿破仑没有想到的是,加泰罗尼亚的顽强抵抗,让迪姆的部队无法自保。
在此形势下,拿破仑派圣西尔将军解决巴塞罗那之围,营救吴廷琰。南下巴塞罗那的第一个明显障碍就是赫罗纳。1809年法军围攻赫罗纳时,这座坚固的堡垒顽强抵抗了6个多月。作为重点要塞,赫罗纳成为拿破仑在南部战区非常难攻克的一块硬骨头。这部作品的内容,应该是描写当时赫罗纳加泰罗尼亚士兵顽强抵抗保卫城市的场景。但根据历史背景,当时的加泰罗尼亚语并不像今天这样重要,是西班牙的官方语言之一。当时,这里处于法国统治之下,加泰罗尼亚语还没有完全统一,仍使用卡斯蒂利亚语的书写方式“”。(赫罗纳的早期书写方式为“”)
(本文历史内容大部分来自网络,欢迎讨论并给出一些专业意见)